發布日期:2022-11-07
?? ?既有建筑結構的可靠性房屋結構鑒定是對結構正常使用、安全、耐久性的更全面的評價,為此,在對建筑結構進行可靠性評估時,應根據相關規范確定測試的重點部分、直接影響結構承載能力和性能的主要組件和主要測試項目。它的取樣數量應不同于新建工程質量檢查,也就是說,重要部位、主要成分需要多采樣,其余成分可以隨機采樣。例如,框架柱比框架梁、板更重要。這是因為框架柱是整個結構的主要荷載構件和側向力構件,框架梁、板的影響范圍通常比柱子小。
房屋結構鑒定的注意事項:實體檢測是房屋主體結構檢測的一個重點,并且這一檢測工作又有很強的隨機性,尤其是在抽樣空間的確定上需要遵循相關標準,同時也要有針對實體的針對性。委托檢測機構或者監督人員進行監督時,除了要對結構的外觀、尺寸進行檢驗外,還要對結構進行實體檢驗,而且必須制定具體的檢測方案,并通知施工方、監督站。
工程實體檢驗不同于質量驗收,其中實體檢驗是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工作,因此目的掌握一定要清晰,采用操作簡單、科學有效的手段進行檢驗,多數情況下可采用現場監督小組獨立操作的方法。
在常規檢測中,如果發現有質量疑問的構件不能通過現場檢驗的構件,應對構件進行針對性的部位檢測,以準確反映實際情況,不能隨意擴大范圍。
如需采取可能導致工程質量受到局部影響的檢測方案,須征求設計方意見后方可實施,房屋安全問題不容忽視,一旦發現房屋出現以上情況,應及時委托房屋鑒定機構進行檢測鑒定,確保房屋結構以及財產安全,常見房屋結構鑒定的傳統經驗法介紹:
傳統經驗法是20世紀60至90年代我國較為普遍采用的鑒定方法,這種方法主要是按原設計規程校核,以現場觀察檢測結果進行房屋結構綜合評價,專家個人經驗是前提。
傳統經驗法的現場觀察檢測鑒定較為簡單,大多不使用現代檢測技術手段,其分析判斷結果有時受鑒定人認知和技術水平的影響,難以做到準確無誤,容易產生錯判或漏判。由于缺乏必要的檢測技術儀器檢測,以及科學的定量分析評價方法的程序,房屋結構鑒定多以定性分析判斷為主,故在工程處理方案上一般偏于保守。
傳統經驗法盡管存在一些不足之處,但房屋鑒定、維修、管理的專業技術人員,一般都對管理的房屋的建造與使用情況比較熟悉,且房屋結構鑒定程序簡單、成本低,尤其對結構簡單,以及加固維修投資不大的房屋進行鑒定仍然是可行的。